发烧潮玩

旗袍——中国传统时尚 中国何时能有影响世界的时尚媒体?

发表于:2024-12-25 作者:发烧潮玩
编辑最后更新 2024年12月25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时尚行业也迅速发展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开始关注"本土化",世界也纷纷开始引用中国元素。说到时尚,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想出来的就是"异国风情",在时尚方面国人"崇洋媚外
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发展,时尚行业也迅速发展了起来。越来越多的中国设计师开始关注"本土化",世界也纷纷开始引用中国元素。

  说到时尚,相信很多人脑海中浮想出来的就是"异国风情",在时尚方面国人"崇洋媚外"并不代表着中国就没有时尚可言。从近几年各大电影节女星的穿着中就可以看出,中国元素已经走向世界,世界也开始关注中国元素了。

  虽然现在时尚服饰,家纺,首饰等领域发展早已步入正轨,国内原创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纷纷亮相成为稀松平常的事。然而在历史上,它却走过了一段艰难曲折的历程。在过去的十年里,利用现代化信息渠道快速收集最新时尚资讯和应用专业知识进行款式细节分析、趋势预测,对国内原创设计接轨国际时尚流行上起到了前所未有的革命性推动。

  清初,清政府将满族的衣冠、饮食制度等推行全国,导致满族的梳发、长袍、马褂、马甲等在全国流行,满族的文化风尚融入中华文化的血液;清末,洋布、洋车、洋灯、洋火、洋油等洋玩意儿走进中国人的生活,中华时尚文化又融入了西方文化的元素。民国时期,穿西装、着旗袍、照相、跳舞、拉洋片、看电影等成为社会时髦。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用中山装、人民装、布拉吉、列宁装、绿军服等演绎自己心目中的时尚美;1980年代以后,卡拉OK、迪斯科、牛仔裤、喇叭裤风靡全国。

  就这样,中国的时尚文化好像越来越"去本土化",国人似乎也觉得只有国外的文化才能算的上是时尚,中国固有的文化似乎被冠上"土"这个名号。

  其实,中国近现代的时尚也曾以本土元素红遍大江南北,最典型的就是上海旗袍。相信很多人一提到旗袍,脑海中浮现的依旧是60、70年代上海女郎的画面。确实,在融入了西方的"大波浪卷发"和红唇诱惑时,中国的旗袍就像焕发了新的生命力一样,年轻、时尚。

  法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罗兰.巴特(Roland Barthes)曾在其成名作之一,1967年首次出版的《时装体系》(The Fashion System)中论述到,服装其实有三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物质的(Material)"衣服;一种是"代表形象(Representative)"的,即是媒体通过文字、图片影像而人为营造出的一种服装,确切的说,是人们"感觉"中的服装;最后是"使用过的(Used)"服装,即服装的"消费"。这三类服装中,最能决定消费者是否掏腰包的,不是服装本身,即"物质的服装",而是能制造"感觉"的服装。"一件全棉连身裙"本身不具备诱惑力,但是套上"性感"、"纤细"的词汇,配在有视觉震撼力的图片旁,"一件全棉连身裙"会立刻让人感觉到"性感"与"苗条"。同样,中国的旗袍就是这么一种自带语言的服装。

  实际上,中国的时尚一直没能快速的发展起来,跟媒体行业也有很大的关系。上世纪八十及就是年代,中国服装设计师曾被媒体称为"只会做秀的设计师"--原因是大部分设计师的作品只能展现在T台上,而普罗大众根本未曾意识到这些设计师的存在。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当有记者问到"何时中国能有享誉国际的服装设计师?"彼时著名设计师王新元回答道:"何时中国能有享誉世界的时尚媒体?"他的话并非戏言。 服装从被创造出来的第一天起,历经设计师、制造商、再到商场的流通环节;打造的都是物质的过程;而媒体则承担着将这个"物质"提升到到"文化"的层面。 可见,媒体自始至终都肩负着推动时尚产业发展的重任。

0